1、健康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为基本原则。年老胃弱者,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,如百合莲子粥、银耳冰糖糯米粥、杏仁川贝糯米粥、黑芝麻粥等。此外,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,少吃辛辣刺激食品,这对益肺是大有好处的。 2、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,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。夏秋之交,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、健脾,少食多餐,多吃熟、温软开胃,易消化食物。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,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,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,待胃火退后再进补。 3、预防秋乏 俗语说的好“春困秋乏”。秋乏,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,常表现为倦怠、乏力、精神不振等。防秋乏的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,但要注意循序渐进;保持充足的睡眠,亦可防秋乏。 4、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,天气干爽,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“秋燥”,中医认为,燥易伤肺,秋气与人体的相通,肺气太强,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,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“干燥症”,比如皮肤干燥,多有咳嗽。防秋燥,重在饮食调理,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清燥、养阴生津的食物,比如酸角、西番莲、梨、甘蔗、荸荠、百合、银耳等。 5、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,预防感冒,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,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;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,一般在25℃~27℃。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,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。
老年人经常会脚肿,这是为什么呢?引起老年人脚肿的原因有两大类:一是由衰老,功能减退引起的,或者是疾病导致的。部分老人的口味比较重,喜欢吃酸辣的菜谱,导致钠盐摄入过多,所以引发浮肿。那么老人脚肿有哪些类型? 特发性脚肿:多见老年女性,多双脚同时出现程度较轻,常在站立时间较长或劳累时出现,若平卧或休息后可逐渐消失。 功能性脚肿:多见于老年女性,一般不严重,可以间歇出现,一般持续数年,有的脚肿与季节有关,但与体位无关。至今原因不明。 营养性脚肿:由于老年人进食较少消化功能减退,导致身体营养缺乏,这时常伴有,同时因功能减退而易发生性疾病,也可维生素B1缺乏而出现手套袜子形发麻。 心源性脚肿:这是因心脏功能减退所致,这时检查心脏可发现有器质性杂音和心脏扩大等病理性改变。 下腔静脉性脚肿:这是由下腔静脉回流不畅而引起的脚肿,常是一只脚先肿。这是由于下腔静脉内形成、内发生压迫下腔静脉所致。 养老院建议老人朋友们经常晚上泡泡脚,对于脚部的保暖起到很好的作用,而且对身体也有好处。
尿失禁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病,非致命性疾病,但尿漏引起的身体异味,皮肤,反复,引起的焦虑,抑郁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,降低生活满意度。下面养老院详细介绍一下老年人尿失禁的护理技巧介绍! 1、心理护理 老年人多因长期尿失禁而自卑,怕因异味而遭到嫌弃、厌恶,所以不愿和他人交往。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,安慰、开导、鼓励患者,使其能够积极配合。护理人员还应该主动创造机会,与患者进行沟通,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,建立自信心,同时要注意保护其隐私。同时与家属进行沟通,取得家庭的支持和帮助。 2、行为 行为包括膀胱行为、提示排尿法。 1)胱行为: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,且认知功能良好的老年人。可根据记录来调整排尿的间隔时间,如憋尿超过3分钟会出现尿失禁,则每2小时排尿一次。期间出现的尿急可通过收缩、两腿交叉的方法来控制,然后逐步延长间隔时间。 2)提示排尿法:认知障碍的老年人,可根据其排尿记录,制定排尿计划,定时提醒,帮助养成规律的排尿习惯,同时要改善老年人的条件。